当前位置: 首 页 > 研究动态 >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韩国亲日派为何难以清除?
    发布者:崔明旭 来源:朝鲜半岛论坛  日期:2021-11-09 15:02:46
    一、何为韩国亲日派?

    韩国亲日派一般指大韩帝国时期积极赞成韩日合并,或参与签订卖国条约的人,或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积极配合殖民政策的人。

    在韩日强制合并前后,被指为“乙巳五贼”、“庚戌国贼”、“丁未七贼”的李完用、尹德荣、宋秉俊等就是出卖国家的卖国型亲日派。

    1910年以后,日本为了便于殖民统治开始培养亲日派,扶植像亲日警察、总督府官员等协助殖民统治,压榨民族同胞。

    1931年,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期间亲日派作为马前卒,积极支持侵略战争,强制动员朝鲜人加入侵华战争,表现出战争合作型亲日派的特点。

    在整个殖民期间,韩国亲日派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是机会主义者的典范。

    亲日派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在韩国得到清算。

    在日韩纠葛恩怨之下,韩国的亲日派清算问题始终是横亘在历任政府心中的一道坎。那么亲日派究竟是何许人也?那为什么美国军时期和韩国历任总统都没能将其清算根除?亲日派与韩国现在根深蒂固的亲美派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他们对韩国政治的发展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本文将为各位读者一一道来。

    二、谁是韩国亲日派?陈年老话题为什么总被提及?

    2021年8月29日,韩国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李龙彬表示,应该将“庚戌国耻日”(8月29日)指定为国家纪念日。李议员在庚戌国耻日111周年的当天,为了确定国家纪念日指定,向国务总理室和国会事务局提出了议案。

    1910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签订《韩日并合条约》,规定将朝鲜半岛主权永久割与日本,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半岛。一周后的8月29日发布公告,日本正式开始了对朝鲜半岛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因1910年为庚戌年,韩国又称《韩日合并条约》的签订为“庚戌国耻”,韩国也将每年8月29日称为“庚戌国耻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曾将国耻日定为国家五大纪念日(包括3•1革命纪念日、4•11临时政府成立纪念日、8•29国耻日、10•3开天节、11•17殉国先烈日-乙巳条约‘又称韩日协商条约’签署日)之一,但111年后的今天,庚戌国耻日唯一没有被韩国指定为纪念日。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国会也曾试图将庚戌国耻日指定为国家纪念日,但屡次都未能实现。2005年在第17届国会期间,宋永吉、禹元植、郑清来等国会议员就提交议案,敦促将庚戌国耻日指定为国家纪念日但最终被废弃,在第19届国会中,南仁顺、朴南春等10多位议员又一次推进了决议案和相关法案的修订案,但未能取得较大进展。就此,李龙彬解释说:“在日帝统治期间,我们民族纪念庚戌国耻日,不忘失去国家的痛苦和耻辱,不断为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重获自由意志而努力,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庚戌国耻日指定为国家纪念日”。

    同日,MBC《越线的家伙们:Master-X》,播放了纪念朝鲜半岛民族耻辱的庚戌国耻日特辑,演绎了带头卖国的亲日警察们的背叛历史.其中,“亲日警察”卢德述等就是用恶毒的手段折磨、镇压独立运动的罪魁祸首。但卢德述的结局让人震惊,1949年被“反民族行为特别调查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反民特委”)”逮捕,但因解散反民特委而被释放,在回归警察职位后,还在韩国警察职位上担任了高级干部。最终卢德述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也没有失去权力,反而步步高升,甚至还参加过国会议员选举。

    8月1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光复76周年纪念仪式上致辞表示,韩国在解决韩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上,一直向日方敞开对话之门。对于历史遗留问题,韩方将基于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和标准,以实际行动解决有关问题,希望韩日可同行。

    8月9日,朴时伯作家在光复76周年、庚戌国耻111周年之际,出版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历史漫画《亲日派列传》,试图从签署《江华岛条约》开始到解放后,全面揭露亲日历史。书中收录了在《亲日人名辞典》中的4300多人中,以亲日行为严重的人物、解放后在韩国近现代史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人物为中心,收录了153人的过往。

    朴时伯认为:“应广泛宣传各领域的亲日派,纠正他们在韩国现代史中占据的荒谬地位,是清算亲日最重要的目的”,并强调:“虽然亲日派当事人寿终正寝,但其后代们仍以上辈形成的财产和权力为基础,延续着自身的势力。他们占据社会主流地位,试图抹掉先辈的亲日行为或将其合理化,让人深感遗憾”。

    朴时伯在出版报告会强调:“亲日派依然健在,清算亲日是时代课题”。

    “亲日”在韩国社会成为“死穴”,但是韩国亲日派仍未能根除。

    “亲日”在韩国社会成为“死穴”,那韩国亲日派为什么没能根除?本文试图抛出这样两个问题。

    美军政时期为什么没能根除?

    李承晚时期为什么没能根除?

    三、美军政时期为什么没能根除?

    1910年日本帝国强行占领朝鲜半岛后,实行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经过武断统治&宪兵警察统治(1910-1919)时期和文化统治&民族分裂统治时期(1920-1930)后,日本从1931九·一八事变开始,为了尽可能地增强其战斗力,对朝鲜半岛人民开战了皇民化运动。日本推行后勤基地化统治&民族抹杀统治(1931-1945),试图抹杀朝鲜半岛人民的民族意识,培养对天皇的忠实臣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朝鲜半岛人民前赴后继、奋斗牺牲,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旨在推翻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顽强斗争。特别是以1919年三一运动和1926年六·十万岁运动等示威斗争形式进行反抗,但均被无情的镇压。

    试想,日本帝国战败之时,朝鲜半岛人民对日本的民族仇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读投降诏书的几小时前,朝鲜总督府政务总监远藤柳作约见了吕运亨(民族独立运动家,左翼民主派领导人),井向其发出邀请,让其协助维持治安。坦言表示担心日帝统治末期皇民化运动的强化、各种征收搜刮的激化以及征用、征兵等强制押送制度的实行,导致韩国人的反日情绪进一步激化。日本战败的消息传出,难免韩国人会对日本人采取“报复”态度。总之,确保在朝鲜半岛的80万日本平民的安全和10万日本军队能够顺利离开朝鲜半岛。

    吕运亨听后,为了迎接祖国的解放,对远藤提出了五项要求。包括立即释放所有政治犯、确保维持生计的粮食、自主管理治安、总督府不会妨碍维持治安和建设工程、总督府不会妨碍学生和青年们的活动等。

    当时朝鲜总督府高层官僚,因突如其来的即将投降消息而手足无措,所以也就不得不接受吕运亨所提出的要求。

    朝鲜半岛解放后,吕运亨成立了建国准备委员会,一方面通过全国各地的建国准备委员会支部接收并管理现有的机械、器具、资本等;另一方面又在8月16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治安队,以加强和确保治安。截止8月末,在朝鲜半岛全境范围内设立了145个支部以及与之数量相仿的治安队,以加强和确保治安。

    但原以为顺利独立了的朝鲜半岛,却从一个帝国主义手中落入另一个霸权国家控制下,以北纬38度为线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军占领北侧,美军占领南侧。美军与苏军的政策有所不同,苏联军选择了间接统治的方式,美军政则选择了直接统治的方式。苏联强调他们是“解放军”,美军却明确表示他们是“占领军”,并发出了协助维持治安的要求,美军还沿袭了日帝统治机构。

    美军在韩国采取维持现状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排挤左派的影响力,对强硬的左派势力进行控制。尽管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相当一部分地主、资本家势力在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了皇民化运动。相反,大多数的左派曾经进行过民族独立运动。因此解放后,地主、资本家的势力比较弱,而左派在民众中却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美军在镇压左派、人民委员会的同时,还对以地主、资本家势力为代表的韩国民主党予以了积极支持。

    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控制,美军政全面加强了军警的镇压力量。警察成员完全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亲日警察。解放前,朝鲜半岛有8000名朝鲜人警察。解放后,其中有5000人继续被美国军政府留用,而且忠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亲日派还特别受到重用。

    1945年9月,美军发表麦克阿瑟第一号公告文,通过该公告宣布美军直接统治朝鲜半岛南侧,不仅否认了吕运亨的建国准备委员会的合法地位,否定了建国准备委员会为首的人民委员会、朝鲜人民共和国等的自主治安权及自主行政权。甚至对金九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也不给予承认,可以说,美国完全否定了韩国人的自主统治活动。公告文第五条甚至表示:“在军事管制期间,英语将成为官方语言”。

    公告文第二条则表示:“在进一步下达命令之前,包括公共福利、公共卫生在内的所有公共事业,从事必要业务的带薪公务员和雇员,以及无薪公务员和雇员,必须继续履行其正常职责和义务,并保存所有记录和财产”。因此,治安与行政管理人员不足的美军政府大举雇佣并编入亲日官僚、警察、军人出身等反民族人士。

    就这样,不仅对日本官员或给予短期留用或者任命为顾问,而且对为日帝卖命的亲日官员予以留用或者升职,导致亲日派在美军政时期拥有了“免死令牌”。解放后,因恐惧而躲藏起来的亲日警察被重新启用。为什么?美军坚信曾经忠诚地为日本卖命的亲日派,好好利用也同样会忠诚地为美国服务。

    因此,美军给予亲日派更大的权利,换来了亲日派对美国的忠诚。韩国未能根除“亲日派”,美军政是不是有“原罪”?亲美的根源是不是亲日?

    四、李承晚时期为什么没能根除?

    1945年10月4日,李承晚从纽约出发经夏威夷和关岛,于10月12日抵达东京,并与麦克阿瑟见面,10月16日乘坐麦克阿瑟专机“巴丹”号抵达金浦机场。李承晚时隔33年再次回到朝鲜半岛。

    1948年,李承晚在美国的支持下当选总统,此后李承晚连续3届当选总统。

    韩国独立后,韩国国民有两大诉求。一个是进行土地改革,另一个是清算亲日派的历史罪行。李承晚推行了土地改革,将土地有偿地分给了农民,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民的需求。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韩国并没有在独立后立刻与日本建交,而是到1965年6月才签订了韩日基本条约。

    那李承晚为什么没有清算亲日派呢?

    解放后,其他政治家都把清算亲日派作为首要课题,而李承晚则主张,应推迟到政府成立以后。李承晚在左派与右派,知名度屈指可数。但是,由于长期定居海外,与组建临时政府的金九、创立建国准备委员会的吕运亨、创立朝鲜共产党的朴宪永等人相比,李承晚没有组织,国内政治基础比较薄弱。最终,李承晚为了填补国内政治势力的不足,与亲日派势力联手。李承晚表示:“现在提出亲日派问题只会扰乱民心,应在建立政府后再采取措施”,并表示为了建立独立政府,必须团结一致。结果,亲日派帮助他获得了政权,他也帮助亲日派重新掌权。

    政府成立初期,韩国在李承晚的领导下旨在建设“反共国家”。1948年10月,爆发丽水-顺天事件,政府成立两个月发生的武装叛乱事件,以此为契机,李承晚政府强化了铁腕统治,也将反共路线贯彻到底。

    但与反共相比,一般韩国老百姓则将民族和统一视为更重要的事,对反共斗士并没有什么好感。特別是,李承晩再建设反共国家中最大的障碍是惩办亲日派的民众诉求。在日帝末期,军国主义的反共运动大规模地发生。亲日警察与亲日公务人员都曾经参与过军国主义分子的反共运动中。解放后美军政在制定亲美体制过程中,他们又被大量动员。李承晚也将他们视为自己的政治基础。继承了美军政统治结构的李承晚政府延续启用大量亲日派,其实亲日派对李承晚政权的掌握和维持起到了核心作用。

    1948年5月10日,韩国第一次实施普选,产生了制宪国会,不少“无党派”、“少壮派”当选国会议员。在宪法基础委员会起草宪法草案过程中,为反应严惩民愤极大的亲日派的舆论,在少壮派议员金光俊的主导下,以树立民族正气为由,将处罚亲日派的特别法规定,写入大韩民国制宪宪法上。

    8月5日,制宪国会第40次全体会议上,金雄镇议员提起设立起草反民特委的紧急议案,155名在席委员中有105人赞成,16人反对,最终组成了“特别法基础委员会”。相反,金俊渊等韩民党派系的议员却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称“街上哭的人是因为饿了、没有衣服才哭的,不是因为亲日派”。

    1949年1月开始,反民特委逮捕了李光洙(《朝鲜日报》副社长、小说家,叛变)、崔南善(3·1独立宣言民族代表四十八人之一,叛变)等人。2月亲日警察又被大批拘捕,李承晚会袖手旁观吗?

    为此,李承晚消极对待反民特委,李承晚表示:“反民特委把反共斗士都抓起来了?你是想干什么?正义何在?”。并以建立所谓“反共国家”为由,李承晩政府在6月开始大张旗鼓地展开攻势。

    为了扭转在社会舆论上的孤立局面,警署机构一方面以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为由,逮捕积极支持查处亲日分子的国会议员,一方面又据此诋毁“反民特委”是“共产主义者的巢穴”。

    6月4日,亲日警察崔云霞被捕后,内务次官张暻根和治安局长李澔威胁反民特委释放崔云霞。反民特委拒绝释放后,他们以内务次官张暻根、治安局长李澔、市警局长金泰善主导,于6月6日上午7时,在首尔中部警察署署长尹基炳(音译,윤기병)的指挥下,袭击了反民特委办公室,对特警队长吴世伦等35名特警队员施暴,并分散监禁到中部警察署和其他警察署。

    6月6日下午,首尔市警察科所属的440名警察要求撤换反民特委干部、解散特警队、保障警察的身份,并集体提出辞呈。6月7日,首尔市警察局9000多名警察向政府施压,表示:“如果6月6日决议文不遵守,将集体辞职。”

    对此,李承晚于6月9日承诺从轻处理警方,要求其重返工作岗位。同日,李承晚在与美联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袭击反民特委是自己亲自下达的指示,并对警察的行为表示了拥护。

    1949年6月,国会副议长金若水和卢谥焕、金沃周议员等涉嫌接触南劳党工作间谍,以“南劳党间谍”身份渗透制宪国会从事间谍工作。以违反国家保安法为由,共有13位国会议员被指控扰乱政局而逮捕。

    讽刺的是,被反民特委指定亲日派的宪兵司令官田凤德、宪兵司令部调查情报科长金正采(音译,김정채)、汉城地检检察官吴制道、汉城市警局长金泰善、汉城市警核查科长崔云霞等为首,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该事件对反民特委的解体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人大部分是参与反民特委的进步派人士,随着他们被捕,反民特委的地位也会动摇。以此为契机,对亲日派的处理也就不了了事了。

    就这样,李承晚公开阻碍反民族行为特别调查委员的工作有名无实。李承晩解释到:“为了防止混乱的发生,亲日警察的‘技能’十分必要”,导致清算亲日派的韩国民族主义无果而终。

    难道,韩国未能清除“亲日派”,李承晚不应该承担“连带”责任,甚至是主要责任?韩国史学家韩永愚评价说:“李承晚包容亲日派的行为,阻碍了民族文化的正常发展,成为削弱韩国正统性的因素”。

    根据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朴韩勇(音译,박한용)的研究结果,韩国国内存在拥护亲日派,反对亲算工作的“十大诡辩”。其中包括:

    一、赤色分子论。主张清算亲日派的集团是赤色分子;

    二、功过论。虽有一段时间亲日,对民族的贡献也很多;

    三、共犯论。日帝统治时期哪有不亲日的人,如“创氏改名”,大部分人都改姓创名,都与日帝“合作”过;

    四、遗忘论。近100年前的事情,当事人都已经死亡,应尽快“放下”,清算亲日派是诡辩;

    五、受害者论。主张是在权力的强制下做亲日活动的,所以软弱的个人很难承受这一压力;

    六、忠于职守论。只是在原有工作岗位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七、殉教者论。当时自己的亲日行为是作为民族的先觉者必须经历的苦难。

    八、连带责任论。现在提出亲日派名单,是对无辜后代的不负责任和不公平。

    九、国家撕裂论。清算亲日行为是分裂民族、消耗国力的不必要的争论。

    十、政治阴谋论。为迫害在野党人士而谋划出的阴谋政治。

    你觉得,韩国亲日派可以清除吗?值得期待吗?


    作者:崔明旭,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朝鲜半岛论坛】

    参考文献略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上一篇:二战后日韩历史和解程度解析

    下一篇:历史伤痕的当代阴影——韩国对日关系的社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