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半岛动态 > 半岛时评 半岛时评
    韩朝同日试射导弹互相“示威”,摆脱朝韩安保困境需另辟蹊径
    发布者:韩民族日报 来源:朝鲜半岛论坛  日期:2021-09-18 09:58:58

    韩朝关系岌岌可危

    15日,韩朝在同一天分别成功试射导弹,进行武力示威。韩国成功利用潜艇试射潜射导弹,朝鲜成功在火车上试射弹道导弹。围绕此次导弹试射,韩方表示,这是为了切实遏制朝鲜的挑衅。朝方则表示,此次成功试射提高了对威胁势力同时进行多发集中打击的能力。为维护自身国防安全而强化武装力量,只会加深对方的恐惧,从而引起军备竞赛,陷入“安保困境”恶性循环的泥潭。在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发表《9月平壤共同宣言》三周年(9月19日)和韩朝加入联合国30周年(9月17日)即将到来之际,半岛紧张局势却令人担忧。

    但韩朝双方并未将“导弹示威”作为引发矛盾和冲突的又一导火索,而是互相让了一步,给对方留出了余地。

    16日,韩国统一部表示,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缓和韩朝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对话与合作,将持续为早日重启韩朝对话与合作而努力。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在前一天的谈话中“恐吓”韩方该行为将“彻底破坏朝韩关系”,但随后改口称,“朝鲜并不希望出现该局面”。金正恩也未出现在导弹试射现场。这表明,韩朝双方都不会“叫停”韩朝关系,并将继续摸索“其他道路”。

    15、16日这两天,韩朝双方表面释放的信号既尖锐又复杂

    15日,文在寅总统在国防科学研究所安兴综合试验场观摩韩军成功试射自研潜射弹道导弹(SLBM)时曾三次提及“朝鲜的挑衅”。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常任委员会也对“朝鲜连续试射导弹发起挑衅”深表“忧虑”。这是今年来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首次将“朝鲜的挑衅”写入报道资料,文在寅在导弹试射现场三次提及“朝鲜的挑衅”同样史无前例。

    与此同时,文在寅强调,今天(15日)韩国试射导弹并非针对朝鲜挑衅,而是按韩国战略导弹威力增强计划如期举行试射。朝鲜曾凭核洲际弹道导弹(ICBM)率先增强了国防军事力量,韩国民众对此感到非常不安,因此,韩国试射导弹是为了向国民宣传韩国完全有能力牵制朝鲜,这是国内的政治行动,而非“对朝武力示威”。由此不难看出,文在寅公开使用“朝鲜挑衅”这一罕见的措辞,带有高度的政治色彩。

    金与正也表示,11日和12日发射巡航导弹及15日发射弹道导弹,并非针对某一方择机发起“挑衅”,而是为了落实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国防科学发展和武器系统研发五年规划中的重点课题,属正常自卫活动。她强调,该计划相当于韩国的“中期国防计划”。朝方的军事行动并非旨在动摇半岛局势。对文在寅总统失言称朝鲜“挑衅”深表遗憾。


    朝鲜《劳动新闻》16日报道,前一天铁路机动导弹团成功的在火车上发射弹道导弹,朝鲜政治局常务委员、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朴正天现场指导训练。但朝鲜对内媒体未报道金与正提及“破坏朝韩关系”的谈话。谈话仅在一般朝鲜居民无法接触的对外媒体朝中社上进行了报道。谈话内容中包括金与正首次指名道姓地谴责文在寅,但该内容未向居民公开。此举可被解读为是朝方压低了发声强度,留下外交余地。
    熟悉朝鲜的韩国前任政府高层官员表示,金与正在本次谈话中的用词相对克制,没有使用侮辱性措辞,这让人感觉目前朝方并未将韩朝关系看的很坏。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朝方导致紧张局势升级的低强度军事行为可能会持续下去。一位高层官员也表示,若朝美关系没有进展,朝方的低强度军事行动很有可能持续下去。另一位外交安保领域元老级官员也表示,在朝美重启对话之前,朝鲜可能会缓慢但持续地提高(军事)行动强度,使半岛局势紧张升级。

    【朝鲜半岛研究中心】

    以上来源于《韩民族日报》,编辑李制勋,原网址

    http://china.hani.co.kr/arti/politics/10222.html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上一篇:中美战略竞争:韩国的认知与回应

    下一篇:韩献栋:拜登政府的对朝政策在回归“战略忍耐”吗?